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青山+金山 退耕还林助毕节完美蜕变

2015-12-24 10:33:06      来源:
  为了这个奇迹,贵州省毕节市林业生态建设为此付出了15年时间。
 
  15年前,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的山上是农民种植玉米形成的密密的“包谷林”;如今,这里满山满岭的柳杉林已有大碗口般粗。
 
  2000年以来,在退耕还林政策的鼓励下,毕节掀起退耕还林高潮。截至2014年,毕节已发展经果林364.8万亩、林下种植养殖90万亩;全市农民依托13个森林公园和7个湿地公园发展“农家乐”300余家。
 
  先造青山,再变金山。
 
  以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为例。10多年来,滑石村造林2万多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0%猛增至73.5%,成为远近闻名的乌蒙深处的世外桃源。近年来,滑石村采取退耕农户培训转移就业、发展林下经济等增收致富致富途径,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0元,是退耕还林前的5.6倍。
 
  与滑石村相似的还有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
 
  过去,因大量毁林毁草开荒,穿岩村垦殖率曾超过90%。2000年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全村森林覆盖率增至68.5%,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近年来,穿岩村依托良好的森林资源,重点扶持村民发展生态旅游、豆制品加工、生态畜牧等产业,目前全村人均收入接近6500元,是退耕还林前的5.4倍。
 
  退耕还林为毕节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变。
 
  毕节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把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扶持引领农户规模发展核桃、樱桃、茶叶、天麻、苹果、石榴、金银花等。如今,樱桃、核桃已成为纳雍县、赫章县的“富民强县”的绿色名片。目前,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163万亩,其中,挂果核桃面积25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毕节自1988年成立试验区以来,依托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点工程的实施,逐步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结构,把产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和致富林农的主要措施来抓。今年,毕节林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
 
  毕节如何实现将青山变成金山的目标?
 
  加强产业培育,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毕节以地域地理气候条件为基础,大力发展核桃、刺梨、樱桃、苹果、石榴、油茶等特色经果林、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产业,逐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区域性林业经济板块。毕节通过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粮等林下种植业和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养殖业,实行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立体开发,促进了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增收致富。
 
  把青山变金山,促进了森林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目前,毕节拥有森林公园13个,经营面积93.9万亩;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0个,总面积117.99万亩;全市建有湿地公园8个。2014年,全市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7.77亿元,带动公园周边发展农家乐等实现收入18.17亿元。目前,全市森林旅游累计接待游客649.1万人次,同比增长3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16万元,同比增长29.75%。
 
  发展模式灵活,带动多方有效合作。
 
  毕节通过整合林业、扶贫、畜牧、移民等项目,采取引资开发、合股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和林下经济,开发绿色食品,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村委会+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2015年,公司与林农合作林下种植天麻面积1万多亩,辐射12个乡镇20个村,带动农户1000多户,实现产值4000万元,林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
 
  加大涉林项目扶持力度,开拓创新营销新思路。
 
  毕节通过大力发展涉林经济组织,全市现有涉林经济组织411家。2014年,毕节林业产值122.55亿元,林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前进。毕节以“互联网+”的新发展思路,将产品营销拓展到线上。今年10月,毕节首个林特产品平台电商“乌蒙林特珍宝”在淘宝网注册成功,为全市林特产品走出大山搭建了平台。
 
史开云 中国绿色时报 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