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苗木信息 > 苗木技术 > 正文

枸杞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服务

2014-08-28 11:26:49      来源:
枸杞属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是起源较古老的植物种类之一,约起源于29.4±9.7万年。枸杞在全球呈离散性分布,约有80种,其中欧亚大陆约10种,中亚种类较多,非洲南部20余种,北美洲南部20余种,南美洲南部30种,中国自然分布枸杞属植物共有7种,3个变种。
      迄今为止,尽管枸杞属野生遍布全世界,但作为一种经济植物资源进行野生驯化,大规模栽培和综合开发利用则中国独有,且历史悠久。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化及需求过程中,枸杞作为“ 药食两用”经济作物的作用与地位也随着人类对其认识的加深而得到不断提升,先后经历了野生利用人工驯化,适地栽培的发展过程。枸杞的早期利用只是作为一种果品食用,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强身健体功效,逐渐被医学家所应用和推崇。《神农本草经》将枸杞列为“本经上品”,“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历代医家验证,具有“清肺、明目、滋肝、补肾”功效后,逐渐完成由野生向人工栽培的驯化。从品种筛选到种苗繁育,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枸杞栽培技术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现代人的保健观念已由防病治病转向强身健体,促使枸杞这一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特色医疗保健品的出口量和内需量都有很大的增长,年总需求量达数万吨,市场需求空间逐年扩大。
      枸杞这一集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乡土树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显示其独有的潜力,尤其是我国生态、经济林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枸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传统道地产区宁夏中宁县向外大规模扩种,使得其种植区域从中宁遍及宁夏全境,进而扩大到华北、华中、东北及西北,截止目前,枸杞的栽培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以上,年产值超过数十亿元。带动了枸杞种植、加工、食品、医疗、化工、营销、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红果,大产业”模式,显示出强有力的发展前景。
    一、枸杞种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人工栽植的枸杞仅限于宁夏枸杞种和少量的北方枸杞,其他一些种质资源尚未人工驯化和栽培,制约了枸杞栽培多样化发展。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特殊的野生枸杞资源,如黑果枸杞富含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羟茎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黄果枸杞多糖含量较栽培枸杞高34%,而且开发果汁饮料具有色泽清爽,生药味淡等特点,另外自然界分布有许多抗病、抗虫资源。因此加速野生资源的研究与核心种质资源的挖掘,对于枸杞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产地地域性,古代医家依据药性药效和产地的相关性,提出道地药材的概念,指出中宁是枸杞的“道地产区”。唐初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称枸杞“甘州者真,叶厚大者是”,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甘美异于他处者”说明了枸杞这一特色资源中宁的道地性。随着多年人工驯化栽培,枸杞适应盐碱,被当地群众选择为改良盐碱和沙荒地的先锋树种。
      三、栽培类型多样。目前枸杞栽培品种有10多个,品种间习性差异较大,栽培类型多样,菜用枸杞按照丛状灌木进行栽培,果用枸杞按照小乔木类型进行栽培,北方枸杞按照藤本类型搭架栽培,根据结枝条类型不同修剪方式也不一样。
      总之枸杞属于茄科有多次开花结果特性,自然灾害对其产量影响小,效益稳定且经济生产年限长达20年之多,无性繁殖苗木没有童龄期,当年即可结果,栽培技术的复杂性,如枸杞根茎叶花果均可利用,利用部位不同,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不同。如枸杞叶为“天精草”对叶的利用可增施叶面肥,促进嫩茎叶的生长,根为地骨皮”,对根的利用可加强肥水供应,促进多发根,长壮根,对果实的利用可采取整形修剪,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促进果实膨大与优质高产,另外,地理背景、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差异,使得灌水,整形修剪,配方施肥,土壤耕作,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大不相同。
四、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优越。中宁县独特的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枸杞生长发育和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使中宁境内生产的枸杞“甘美异于他处”。
气候条件。中宁县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1℃,最高10℃,最低8.2℃,7月份平均气温23.4℃.一月份平均气温-7.4℃,年较差30.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26.7℃,昼夜变化的日较差最大29℃,一般在23.4-2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221.6毫米,最多389.9毫米,最少82毫米。历年平均蒸发量2055.3毫米,为降水量的9.3倍,8级以上大风,历年平均18.6天,最多49天,最少1天,全县性风沙日数历年平均8.8天,最多128天,最少1天,冬春风沙频繁有时出现沙尘暴。历年平均初霜期10月4日,最早9月3日,最晚10月19日。平均终霜日数4月21日,最早3月4日,最晚5月21日,无霜期165.3天,最长222天,最短110天。保证率90%以上的无霜期148.8天。灾害性天气,如干旱对枸杞生产影响不大,初霜冻早对枸杞秋果成熟不利,终霜冻影响夏果花果发育。冰雹一般两年出现一次,而且在夏果采收结束,秋果发育期较多,但影响不大。风沙,4、5月份大风沙尘暴影响枸杞开花授粉。暴雨基本为3年一次,引发山洪向局部地区造成损失,连阴雨,7、8月份连阴雨给夏果枸杞采收制干、秋果发育造成损失,6月底,7月初干热风引发枸杞蒸腾加剧,蒸发量大,造成早衰落叶,果粒瘦小,千粒重下降,产量品质受到一定影响。中宁地区实害性天气不多,造成损失不大,所以说中宁县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具有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为中宁枸杞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成龄枸杞叶面积指数2.8-3.2,大面积种植有效蒸腾面积大,由于有效蒸腾向空气中释放水分,缓和了空气湿度和高温干旱。
      土壤条件:中宁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为灌淤土淡灰钙,沙质壤土,土质均匀,是几千年来历史悠久的农业区,中宁县土壤的形成得益于黄河与清水河的交汇灌溉,土壤肥沃,富含有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锂、硒含量,是中宁枸杞营养成分齐全,含量丰富的天然载体,为中宁枸杞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
      水文条件:中宁县四面环山,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清水河发源于六盘山北麓,自南向北在宁安堡以西交汇,境内大小池塘较多,地下水位较高,清水河独有的水质孕育了中宁枸杞特有的品质。
2、区位优势:中宁因具备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及较好的产业基础,被列为枸杞优势产区。中宁县也是中国枸杞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宁夏适宜的枸杞种植区。
中宁地处黄河两岸,距银川140公里,位于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便利的交通区位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中宁枸杞产业在发展中,沉积了数百年栽培技艺和配套的先进适用技术。以枸杞硬枝扦插育苗,幼龄立体复合套种和密植早丰产,科学修剪,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日光温室烘干,太阳能、电设施制干等为主要内容的枸杞现代新技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技术推广体系完备,产业协会、商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建立起了枸杞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控体系,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枸杞科技服务体系。枸杞新科技利用率达到60%,良种利用率达到100%。
4、品质优势,中宁枸杞鲜果粒大、籽少、肉厚、色鲜红,极适合深加工成枸杞鲜果汁和枸杞浓缩原汁。中宁枸杞干果皮薄、肉厚、口味纯正甘甜,色泽鲜美,呈红色或紫红色,包装不结块,极利贮藏和远距离运输。中宁枸杞营养丰富,其内含物除普通枸杞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外,18种氨基酸总量8.3%,铁、锌、锂、硒、锗等五种微量元素。枸杞多糖含量8%,全国同类产品中均居第一,中宁枸杞产品含铅量比其他地区所产枸杞低5个百分点。砷、汞、镉、等重金检出率     低于香港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中宁枸杞已全部通过了国家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枸杞通过有机食品认证。中宁枸杞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绝对的产品质量优势。
5、品牌优势,中宁枸杞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屡获殊荣。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4年获全国林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中宁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获金奖。2000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2000年中宁枸杞在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获“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年全国首届沙产品博览会中宁枸杞获“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林产业博览暨经贸洽谈会上中宁枸杞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同年5月中宁枸杞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2006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和枸杞标准化基地,2006年中宁枸杞获“全国十佳区域品牌光荣称号。2007年中宁枸杞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获得参会各国的一致好评,2008年中宁枸杞被奥组委确定为奥运会推进产品。2009年“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管理局批准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国家林业局命名中宁县为全国枸杞产业示范基地县。2012年3月中宁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业(枸杞)标准化示范县。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区”,中宁枸杞品牌优势明显。
6、历史文化优势,枸杞是中华名俗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有记载的枸杞文化已有4000年的历史,中宁枸杞种植也有600年的历史,留下了诸多关于枸杞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枸杞药用效果论述,配伍配方。中宁枸杞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枸杞文化也会有全新延生与拓展,在饮食医疗,旅游观光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增添了优秀的文化魅力。
(撰稿人: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办公室    谢施祎)